山大官網  |  返回首頁
學院動態
首頁 » 學院動態

仰望星空、砥砺使命?|?書院師生赴上海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文字:冯子豪 邓家莹 赵书言 刘丝雨 圖片:劉絲雨 時間:2024-12-12

 12月4日至7日,PG电子 // 鏄庢枃杈撳嚭學院(PG电子 // 鏄庢枃杈撳嚭書院)26名師生赴上海開展“仰望星空、砥砺使命”研學實踐活動,在上海天文台感受宇宙的壯麗與奧秘,在中共一大會址尋訪紅色記憶,開展信仰教育。

1.JPG

 星空众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在2003屆物理學(國家基地)優秀校友陝歡源老師的引導下,師生來到了第一站——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徐家彙園區,開啓了一場追溯往昔的時空之旅。事情人員生動講述建台曆史後,引領衆人走進滿溢歲月韻味的曆史展廳。展廳內,葉叔華院士的傳奇如星耀目。她仿若無畏的開拓者,在時間精度測量領域披荊斬棘,有力支撐起全球航天航海、天體測量等高端領域的宏偉大廈,宛如星圖中最亮的星,閃耀于人類探索宇宙的漫漫征途。

 隨後,事情人員引領師生登上園區頂層,共赴一場震撼心靈的宇宙視覺盛宴。球幕之下,一場從地球出發的夢幻之旅拉開帷幕。太陽系行星的壯麗逐一呈現,木星紅斑詭秘,土星光環迷人,火星红色神秘。目光伸向遠方,遙遠星系的奇景更是攝人心魄,星雲缥缈,星系旋臂絢爛。直至宇宙邊際,這奇妙畫卷深深烙印心間,讓師生真切體悟宇宙的众多無垠與深邃雄奇。

 下午,師生們聆聽了廖石龍、鄭振亞、張仲莉、路如森、李進、陝歡源六位科研事情人員的精彩專題講座。通過幾位老師的報告,同學們了解到了“天文台是做什麽的?”“給黑洞拍照”“人類的望遠鏡技術”“衛星軌道測量距與應用“等一系列內容,這些講解內容深深觸動了PG电子 // 鏄庢枃杈撳嚭學子,他們才知道,原來天空之上,寰宇之內潛藏著這樣多人類的奇崛智慧和宇宙的深邃奧秘。

 在系列讲座的余韵之中,陕欢源教授瞬间切换角色,以最为亲切的 “学长” 身份,融入到PG电子 // 鏄庢枃杈撳嚭学子们的中间。他与学子们围坐在一起,耐心地倾听着学子们的心声,无论是对讲座内容的深入探讨,照旧对未来学业偏向的迷茫困惑,陕欢源教授都一一给予真诚的回应与名贵的建议,让这场攀谈成为了知识传承与情感融会的温暖港湾。

 6日上午,師生們去往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在多雲清冷的天氣下,整個天文台顯得莊嚴沈靜,從山頂往外望去更顯智慧與廣博。在那裏,師生們參觀了上海天文台博物館,邂逅了早期上海天文台號稱“遠東第一鏡”的大型光學望遠鏡,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師生們還見到了早先使用的激光測距望遠鏡,它們雖然曆經時間的磨損但卻絲绝不減曾經巡視諸天的氣魄。

 离开佘山天文台,队伍前往了上海天文台最大的望远镜——“天马”的所在地。还未下车,师生们都被车窗外的庞然大物所吸引。“天马” 射电望远镜,这一国之重器,犹如一座科技的丰碑傲然屹立,如一匹扬角朝天的天马嘶吼着巡视天空。它就像一只巨大的宇宙之耳,时刻聆听着宇宙深处传来的神秘信息,在我国天文科研的众多星空中闪耀着无比耀眼的光线。在“国之重器”面前,同学们既兴奋又震撼,为国家科技进步感应骄傲自豪。

 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訪學間隙,同學們懷著崇敬與莊嚴的心情,前往上海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追尋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迹,感悟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

 踏入會址,那座飽經曆史滄桑的石庫門建築映入眼簾,似乎將時光拉回到了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在展廳內,豐富的曆史文物和資料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創建的曆史配景與艱難曆程。珍貴的文獻、泛黃的照片、先輩們用過的實物,無一不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同學們時而駐足凝視,時而交流感悟,深刻體會到早期共産黨人在黑黑暗摸索前行、爲理想信念不懈奮鬥的偉大精神,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産黨誕生的曆史一定性及其肩負的偉大使命。在中共一大的會議舊址中,那簡陋的桌椅、搖曳的燈光,似乎將各人帶回到那個開天辟地的時刻,讓同學們越发真切地感受到先輩們爲理想拼搏、爲民族謀複興的初心與決心。

 此次信仰教育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曆史遺迹的瞻仰,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思想的升華。同學們紛紛体现,將以此次參觀爲新的起點,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我素養,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綻放越发絢爛的色泽。

 在行走中體驗、在研學中教育,在實踐中感悟、在探究中升華。此次上海實踐之行,猶如一把鑰匙,開啓了PG电子 // 鏄庢枃杈撳嚭學子通往众多宇宙奧秘的新大門。他們帶著對知識的渴望而來,滿載著對科學更深的敬畏與熱愛離去。從上海天文台到中共一大會址,同學們在科學與曆史的交錯時空中穿梭。這不僅是一場知識的罗致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深刻洗禮。他們在星辰的浩渺中領略宇宙的無垠,于先輩的奮鬥足迹裏感悟信仰的力量。這些經曆如同明亮的燈塔,照亮他們前行的门路,激勵著他們將鑽研精神與紅色使命擔當緊密結合。

 在未來的學術征程與人生门路上,他們定能以更堅定的法式,追逐真理之光,爲科技的進步貢獻智慧,爲民族的複興添磚加瓦,讓青春在探索與奉獻中綻放出最爲絢爛的色泽,成爲連接過去偉大曆史與未來無限可能的堅實橋梁。未來,這些年輕的探索者們將在物理的星辰大海中繼續破浪前行,他們的研究结果會如同星辰般在科學的天空中閃耀,爲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拓展出更爲遼闊的领土,讓我們配合期待他們在科研之路上書寫出屬于自己的壯麗篇章。

責編:劉絲雨

二审:张   波

三审:李   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塢城路92號
郵箱:slxy@sxu.edu.cn
電話:0351-7011581
郵編:030006
友情鏈接
  • 山西大學物理電子工程學院
  •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
  •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
  • 浙江大學竺可桢學院

PG电子 // 鏄庢枃杈撳嚭書院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