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教务处 時間:2022-04-02
一、專業簡介
山西大学物理学学科2022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物理学专业2021年入选物理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是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最早发轫于山西大学堂西斋格致科,1936年正式建设物理系,是海内较早开展物理学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1981年和1993年划分获批硕士和博士授予权,1994年获批物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養基地,2006年获批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2年建成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引智基地。
專業定位:物理學專業落實立德樹人基础任務,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具有厚實數理基礎、缜密科學邏輯、敏銳物理直覺的能夠發現並解決科學問題的物理學拔尖人才。
专业特色:承袭“登崇俊良”办学传统,弘扬“格物致知”科学精神,以高质量专业建设为引领,实现了地方院校建设国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突破,形成了专业生长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的有序递进,建设了从专业教学、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协同创新、国际相助到结果转化的全链条人才培養体系;根植中西部,服务三晋大地,坚持在地方大学办一流专业,培养了以四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有效地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生长,为地方高校开办高水平物理学专业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條件保障
師資力量:物理學專業現有專任教師85人,教授33人,副教授29人,其中包罗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國家級人才20余人;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團隊1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
近几年来,教师队伍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现二等奖1项。1项结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出书教材3部;获批省级教學结果奖10项。
教学和科研平台:山西大学物理学在人才培養历程中注重学科和专业融合,教学和科研相长。现拥有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原子分子物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极端光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效应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平台。
三、人才培養
物理学专业1994年获批物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養基地,2021年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是山西省唯一一个拔尖计划2.0基地。依托这两个国家级基地,物理学专业开办物理学拔尖计划班、国家基地班、优才计划班三类班级,建成了分类分层的人才培養体系。
物理學(拔尖計劃)班旨在培養未來的傑出自然科學家,每年從新入學的一年級理工科新生中選拔25名優秀學生,實行動態進出治理。凭据教育部拔尖學生培養實施方案和“三制三化”(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的有效模式進行培養。學校專門提供集住宿、學習、生活爲一體的獨立樓宇,打造浸、養、熏、育的書院環境。
物理學(國家基地)班以“三全”育人爲主線,以培養有志于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和專業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爲目標,每年招生30-70人,推行“學科、專業、思政”相互融合的育人體系。基地班每年50%的學生可免試推薦研究生。
物理學(優才計劃)班以培養面向科學前沿的優秀科研事情者爲目標,每年從物理學及相近專業三年級本科生中遴選約20名學生,進行本科-碩士-博士貫通化培養,爲學生早成才提供有效途徑。經綜合考核,對優才班學生實行由學校公派到國際知名大學交流學習計劃。
四、育人成效
自革新開放以來,物理學科培養了一批服務國家和區域建設發展的優秀人才,先後産生了4位院士,畢業生中有國家級人才50余人,在重點大學和科研院所任教授、研究員的有200余人。近幾年,物理學專業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山西省“興晉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賽),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等學科競賽獲獎30余項。每年升學率保持在70%以上,主要就讀于國內外知名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各相關研究所。
PG电子 // 鏄庢枃杈撳嚭書院公衆號